紀念幣萬花筒,每月相見,呈現幣界新動態。紀念幣是呈現世間萬物的一個窗口,各種元素只需在排列組合上稍加調整,便能產生精彩的圖案。紀念幣的外形只需貼近實物,便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。本文將在最近發行的眾多紀念幣中選擇9枚,供讀者品鑒。
法國 約翰尼·阿利代“60年的回憶”紀念幣
提到搖滾樂,我們會首先聯想到貓王、滾石、大衛·鮑伊等等,實際上法國也有一位搖滾巨星,曾被譽為“法國貓王”,這就是約翰尼·阿利代(1943-2017)。阿利代在上世紀50年代末憑借粗獷的嗓音和獨特的演出風格在法國樂壇異軍突起,掀起法式搖滾風暴,風靡數十年之久。在超過半個世紀的音樂生涯中,他共完成100場巡回演出、40張金唱片、22張白金唱片的驕人成績,全球唱片總銷量超過一億張。2017年,阿利代因病去世,引起社會強烈反響,法國政府為此發布公告表示哀悼。
約翰尼·阿利代在2009年戛納電影節
圖源:Wikimedia Commons/Georges Biard
為紀念約翰尼·阿利代逝世3周年及職業生涯60年,法國巴黎造幣廠發行了一套紀念幣。紀念幣正面呈現了約翰尼·阿利代在青年和老年不同時期的形象,兩種形象被吉他的曲線分隔,幣面文字為“60年的回憶”(法語:60 ans de souvenirs),這句話隱含了阿利代的代表作《Souvenirs,Souvenirs》。反面主圖呈現了阿利代生前摯愛的吉他和摩托車,其中,摩托車以圖標的形式與吉他圖案巧妙融合。吉他的琴弦上有約翰尼·阿利代的名字,象征了歌手與樂器的深厚感情。
圖中展示的是銀幣,該幣面額為10歐元,含銀量為90%,重量為22.2克,直徑為37毫米,發行量為7500枚。
喀麥隆 伊恩·弗萊明紀念幣
“我叫邦德,詹姆斯·邦德?!?/span>
這句電影史上的經典臺詞,讓虛構人物、英國軍情六處007號特工詹姆斯·邦德風度翩翩的形象呼之欲出。但凡喜歡間諜電影的人,有誰不知道邦德那些有趣的故事?圍繞這位傳奇特工,各國造幣廠發行了大量的周邊產品,其中也包括紀念幣。但是,作為詹姆斯·邦德的創造者,英國作家伊恩·蘭開斯特·弗萊明(1908-1964)長久以來卻顯得低調許多——因為他曾是一名真正的間諜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弗萊明在英國安全協調局擔任間諜。戰后,他為紀念自己在二戰期間參與的一次秘密行動,將牙買加的宅邸命名為“黃金眼”。
伊恩·蘭開斯特·弗萊明
圖源:BBC
最近,喀麥隆發行了一枚紀念幣,使弗萊明重新引起錢幣愛好者的注意。
該幣融入了詹姆斯·邦德小說中的諸多經典元素,如飛機、火車、玫瑰、皇家賭場輪盤、邦女郎、打字機、大本鐘等等,最具創意的是邦德的剪影形象在正面手持左輪手槍,槍口朝著觀眾。“槍口”被鏤空處理,其反面是泛著血跡的“彈孔”,鮮艷的紅色觸目驚心,揭示了間諜活動的兇險和無情。這枚紀念幣似乎要說明一個事實:弗萊明的個人生活與他的小說一樣充滿了激情。
該幣面額為1000法郎,含銀量為99.9%,重量為1盎司,直徑為50毫米,發行量為700枚。
澳大利亞 原住民旗幟誕生50年紀念幣
旗幟是工具,旗幟也是靈魂。旗幟可以用來傳達訊息,同樣也可以用來宣示權利。1971年,澳大利亞原住民藝術家哈羅德·托馬斯(Harold Thomas)為響應土地權利運動,為原住民創造統一和民族身份的象征,設計了一面原住民旗幟,這面旗幟現已深入人心,成為澳大利亞原住民的經典代表。
澳大利亞原住民旗幟
圖源:Wikimedia Commons
澳大利亞原住民旗幟由上下黑、紅兩條和疊加在中間的黃色圓圈構成。其中,黑色代表澳大利亞原住民。黃色圓圈代表太陽,太陽被視為原住民生命的給予者和保護者。紅色代表土地的赭石色,強調了原住民與土地的聯系。
原住民旗幟于1971年7月12日,即全國原住民日,在澳大利亞阿得雷德的維多利亞廣場首次亮相。1994年,原住民運動員凱茜·弗里曼(Cathy Freeman)在英聯邦運動會上贏得女子200米和400米冠軍,她身披澳大利亞國旗和原住民旗幟,跑步繞場慶祝,引發爭議,但也因此使原住民旗幟名聲大噪。1995年,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原住民旗幟為國家官方旗幟之一。
為紀念原住民旗幟誕生50年,澳大利亞最近推出了一枚外觀獨特的紀念幣。
該幣正面主圖為伊麗莎白二世肖像。反面主圖呈現了原住民旗幟的基本顏色,其中黑色和紅色圖案中的圖紋象征田野,中央的圓圈利用材質本身的顏色,呈現出黃色外觀。
該幣面額為2元,材質為鋁鋅青銅,重量為6.6克,直徑為20.5毫米,發行量以實際銷售情況為準。
拉脫維亞 孔螈紀念幣
地球生命的進化之路,是一個令科學家著迷的話題。眾所周知,地球最早出現生命的是海洋,而陸地上的各種動物是海洋動物進化而來的。魚類是如何從水中爬到陸地上生存的?它們的鰭又是怎樣進化為四肢的?十幾年前,科學家在拉脫維亞境內發現了一種動物的部分身體化石,這種動物被命名為“孔螈”(學名:Ventastega),生活在泥盆紀,距今約有3.65億年,對于研究生物從海洋登陸陸地的進化過程具有重要意義。科學家研究發現,孔螈可能是四足動物的一個分支,但它后來在進化過程中滅絕,沒有進化成為我們熟知的動物。這也表明,兩棲動物是從不同種類分支,而不是從單線進化過程進化而來的。
最近,拉脫維亞發行了一枚獨特的紀念幣,它使早已滅絕的古生物孔螈“重現人間”。
該幣正面主圖呈現了想象中的從水面爬向淺灘的孔螈形象,有趣的是它的骨架具有夜光功能。反面主圖由一系列同心圓和圓點組成,使人聯想到悠久的時空。
該幣面額為5歐元,含銀量為92.5%,重量為22克,直徑為35毫米,發行量為3000枚。
夜光狀態
蒙古 機械蜜蜂紀念幣
關于未來,人類有很多幻想。人類憑借工具創造了世界,卻也因為科技的發展而對工具產生畏懼心理。機器人已經逐漸普及,但有識之士很早以前就提出警告:當心機器人統治人類。
還記得《終結者》那句經典臺詞嗎?當亦正亦邪的終結者冷酷地說出那句經典臺詞:“我會回來的!”(I'll be back!),真是令人又敬又怕。
經過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的洗禮,如果一只蜜蜂在某天說出:“I'll bee back!”,我們也不必大驚小怪。最近,蒙古就發行了一枚機械蜜蜂紀念幣,使人產生如上聯想。
該幣采用增強版智能造幣技術鑄造,正面圖案宛如鐘表內部機械結構,發條、齒輪逼真而富有層次感,仿佛可以正常工作。反面圖案呈現了一只蜜蜂被剝開皮膚后展露的機械結構,宛如露出骨骼的終結者T-800。蜜蜂的兩半身體,彩色與本色的強烈對比,使人過目不忘。
該幣面額為2000圖格里克,含銀量為99.9%,重量為93.3克,直徑為45毫米,發行量為999枚。
紐埃島 銅鏡紀念幣
古代的物質生活條件遠不如今天,但古人的智慧并不亞于現代人。在古代,銅鏡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工具。研磨后的銅鏡光滑明亮,照面效果與現代的玻璃鏡相差無幾。隨著年深日久,銅鏡長滿包漿,雖已失去基本的功能,但卻具有了收藏價值。
然而銅鏡畢竟價值不菲,普通百姓難以擁有。紐埃島最近推出的銅鏡紀念幣,恰好可以滿足人們“收藏銅鏡”的愿望。
該幣正面主圖為伊麗莎白二世肖像,此外空無一物,以模擬銅鏡的鏡面。反面模仿銅鏡的飾面,銅鏡上布滿獸紋,古香古色。
該幣面額為5元,含銀量為99.9%,重量為2盎司,直徑為50毫米,發行量為500枚。
帕勞 阿拉丁神燈
《一千零一夜》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,在世界范圍內受到各國讀者的歡迎。在諸多故事中,阿拉丁及神燈的故事令人為之神往,因為神燈可以滿足主人的任何愿望。
最近,帕勞推出了一款阿拉丁神燈紀念幣,或許它能喚醒錢幣愛好者心中隱藏的愿望。
該幣采用智能造幣技術鑄造。只見繁星點點的夜空下,三個旅行者騎著駱駝穿越廣闊的沙漠,而神燈就靜靜地躺在沙丘中,露出金燦燦的外表。神燈如此“真實”,使人忍不住想用手擦一擦,因為在故事里,被困在神燈中的巨神就是這樣出場的。
該幣面額為5元,含銀量為99.9%,重量為1盎司,直徑為33毫米,發行量為1001枚。
所羅門群島 斯巴達頭盔紀念幣
斯巴達是古希臘的諸多城邦之一,以其嚴酷的紀律和為戰爭服務的社會體制而聞名。斯巴達與雅典為爭奪希臘霸權而爭斗多年,雖然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戰勝了雅典,但不久便被崛起的底比斯打敗,在馬其頓崛起后,斯巴達對希臘的影響日漸式微。
拋開歷史背景,“斯巴達三百勇士”的故事不可謂不感人。在溫泉關,幾百名斯巴達戰士在列奧尼達一世的率領下,與數量眾多的波斯大軍展開殊死較量,最終壯烈犧牲。
如果您看過電影《斯巴達三百勇士》,便會對斯巴達戰士頭上佩戴的頭盔產生濃厚的興趣。斯巴達頭盔是斯巴達重裝步兵專用的防護用具,與廣受歡迎的科林斯頭盔相比,樣式較為古樸,擁有更長的護鼻和尖銳的臉頰板。隨著時間的流逝,它們越來越富有韻味。
最近,所羅門群島推出斯巴達頭盔紀念幣,使錢幣愛好者可以實現“零距離接觸”古代頭盔的愿望。
該幣的設計靈感取自斯巴達頭盔的正面外觀,頭盔進行做舊處理,甚至還刻意用幾條粗淺不一的劃痕,營造出逼真的效果。紀念幣的外觀雖然是古銅色,但實際上是銀的表面鍍了一層銅。
該幣面額為10元,含銀量為99.9%,重量為300克,尺寸為63.5毫米×110毫米,發行量為300枚。
紐埃島 “二喬”紀念幣
當代商業紀念幣最顯著的特質是“新奇”,這種新奇既體現在技術上、造型上,也體現在選題上。此前,在西方國家生產的紀念幣上,我們很難看到中國元素,但隨著中國影響力的不斷提升,越來越多的錢幣開發商試圖發掘中華文化,通過紀念幣展示“中國風情”。但是也要看到,有些紀念幣只是“外中內西”,在表達中華文化時經?!坝昧^猛”,令中國錢幣收藏者忍俊不禁。但這種別扭的觀感,在許多西方國家收藏者眼中,卻正是一種新奇的視覺體驗。
紐埃島最近推出的“二喬”紀念幣,就是一種新奇的工藝品。
該幣正面由伊麗莎白二世肖像和龍紋圖案構成。反面展示了想象中的三國美女江南“二喬”的美麗形象。雖然憑借高浮雕技術,人物被塑造得栩栩如生,但仔細看來,“二喬”卻像是長著西方人的臉。
江南“二喬”,即東漢末年橋公的兩個女兒,以美貌而聞名,史書上曾有記載。
《三國志·吳書九·周瑜傳》云:“頃之,策欲取荊州,以瑜為中護軍,領江夏太守,從攻皖,拔之。時得橋公兩女,皆國色也。策自納大橋,瑜納小橋?!?/span>
《江表傳》:“策從容戲瑜曰:‘橋公二女雖流離,得吾二人作婿,亦足為歡?!?/span>
大橋和小橋,后人以訛傳訛,變成所謂的“二喬”。杜牧的《赤壁》寫道:“東風不與周郎便,銅雀春深鎖二喬?!奔偃糁荑そ璨粊頄|風,曹操就要掠走二喬,置于銅雀臺中。
雖然歷史有多種假設,但真相只有一個。至于“二喬”多么光艷照人,就任憑后人想象了。
該幣面額為5元,含銀量為99.9%,重量為62.2克,直徑為45毫米,發行量為500枚。
(編譯:馬天一)